新古典家具的生產工藝很難完全脫離人手的后期處理,蘊含的工匠精神和人文情懷值得反復玩味。
CCTV發現之旅紀錄片『致匠心』欄目組通過實地走訪,浙江、福建、廣東等全國各大家具產區,挑選具有代表性的企業考察。攝制組選定「維拉利」作為節目錄制對象,看中的就是匠人們身處浮躁的社會環境,卻沒有丟失"匠心"對應的"品質追求"。
紀錄片將在中央電視臺CCTV發現之旅及紀錄頻道9套播出
原『工匠精神』導演楊進為首的拍攝團隊,只在「伊莎美倫」樣板間做了短暫停留,就混跡到工匠中間,急于探尋精工制作的家具背后,最不能代替的—人的價值。
楊進導演曾執導拍攝大型超高清紀錄片及3D紀錄電影《新三峽》和央視9套『工匠精神』的大部分紀錄片
一臉絡腮大胡子,一頭束起的卷發,很多人第一次見到楊進導演時都會脫口而出“這不是張紀中嘛”!每當此時楊導總要解釋說:“千萬別說我象張紀中,我可比他帥多了?!?/span>
幽默、隨和、平易近人,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大都如此,可是圈中熟悉楊進導演的人都知道,他其實是個既嚴謹又嚴厲的人,尤其在工作中十分嚴苛,年輕的編導對他又敬又怕。
▽ 楊導帶領成員在嘈雜的車間角落反復調整拍攝角度
攝制組成員分工明確、拍攝器材各盡其用,多角度實地抓拍工人日常作業的場景。邊拍攝邊寫劇本,頗具楊導不拘一格的創作風格。編導謙虛地與工匠們交流生產工藝,安撫他們面對鏡頭的拘束情緒,雙方交談很愉快。
只是與「匠心」無關的提議,攝制組成員都會毫不留情地當場否決。楊導說:“對于匠心,應懷著敬畏之心,才能不負初心!”與「伊莎美倫」專注新古典20余年,以初心成就匠心的價值觀不謀而合。
▽ 幕后拍攝花絮照片
追根求源,企業行業不同、規模不一,但都源于企業家的工匠精神,源于企業家的匠心鑄造。當進入后工業時代后,"匠心"的本質象征就是工業文明的核心法則,它追求的是工業化進程中的嚴謹、一絲不茍、專業、耐心、專注、精益求精。